一、新型金融欺詐風險有哪些?
新型金融欺詐風險類型主要包括:電話欺詐、短信欺詐、電子郵件欺詐等。具體來說,保險消費者可能會遇到:
1.通過偽基站仿冒銀行機構、保險機構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等的官方客服電話,向特定區域內的消費者發送含釣魚鏈接的手機短信或消息,以“二次實名認證”、“身份證過期”等名義,要求消費者在24小時內點擊高仿鏈接或短信鏈接完成認證操作,從而獲取客戶的身份證件、賬戶信息、登錄密碼以及保單信息等個人金融信息,影響客戶資產的安全性。
2.以網站購物退貨、換貨或者保單退保等名義撥打欺詐性電話,要求消費者提供接收退款的賬號,誘騙消費者輸入自己的密碼或者驗證碼,詐騙消費者的資金。
3.利用自助設備誘騙消費者。冒用銀行、保險等金融機構名義在自助設備周邊粘貼虛假信息,誘騙消費者進行轉賬操作,詐騙消費者資金。
4.通過木馬程序等網絡技術手段或其他手段,遠程操縱消費者的電腦獲取消費者的身份證件、認證密碼、銀行賬號與保單詳情等信息,實施網絡冒用。
5.隨著數字人民幣推廣進度的不斷加快,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消費者對數字人民幣缺乏了解、想積極參與的心態,設局詐騙,造成消費者信息泄露和財產損失。
金融欺詐對每個消費者來說往往是難以承受的,它不僅會對消費者的資產安全和精神狀態造成損害,甚至會給消費者的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影響。此外,金融欺詐對整個金融秩序穩定性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難以估量的。
二、消費者如何防范數字金融風險?
面對五花八門的詐騙手法,保險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反欺詐意識。在此,向各位保險消費者推薦一首易讀易記的“順口溜”,幫助保險消費者提升反欺詐意識:
1.不借、不給、不亂扔
身份證、銀行卡與保單等不要輕易借給他人;登錄密碼、手機驗證碼不要輕易告訴他人;使用過的保單、快遞單、火車票以及飛機登機牌不要隨意丟棄,防止消費者的個人隱私被泄露。
2.不聽、不信、不轉賬
對于自稱是公檢法人員、銀行客服、保險客服的要求,不要輕易聽??;對于突如其來的活動中獎信息不要輕易相信;遇到掃描領取理賠金、領獎先交稅的情況不要輕易輸入轉賬信息,避免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。
3.不點、不裝、常檢查
對于陌生鏈接、誘導性鏈接不要輕易點擊;對于陌生人發來的程序、文件不要輕易打開或者安裝;對于自己所使用的手機設備、電腦設備要定期殺毒,確保消費者的設備安全無憂。
數字金融反欺詐是一場持久戰,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,提高消費者反欺詐意識,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之選。
(來源:中國保險行業協會)
亚洲XX00视频_人成无码区免费AⅤ片_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_香蕉伊蕉中文在线视频播放